https://myblogvictory.blogspot.com/2011/03/blog-post.html?m=0
BloggerAds
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
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
Google Chome 瀏覽器好用外掛(隱藏圖片) Decreased Productivity
Decreased Productivity 這是一款比較特別的Chome 瀏覽器外掛,他主要訴求就是 "降低生產力"。
他的作用是當你開啟網站時會有一堆圖出現,而按下外掛後,他就會自動將圖片給隱藏起來,大約透明80%,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,旁邊的人就會看不到你正在看的網頁裡的圖,但是當滑鼠移過去後他還是會將圖片顯示出來。算是一個蠻不錯的外掛。當你瀏覽有一些比較敏感的圖片時,這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外掛程式
外掛名稱:Decreased Productivity
直接進入外掛網站下載就可
他的作用是當你開啟網站時會有一堆圖出現,而按下外掛後,他就會自動將圖片給隱藏起來,大約透明80%,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,旁邊的人就會看不到你正在看的網頁裡的圖,但是當滑鼠移過去後他還是會將圖片顯示出來。算是一個蠻不錯的外掛。當你瀏覽有一些比較敏感的圖片時,這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外掛程式
外掛名稱:Decreased Productivity
直接進入外掛網站下載就可
https://myblogvictory.blogspot.com/2011/03/google-chome-decreased-productivity.html?m=0
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
WINDOWS 7 錯誤報告 電腦已經在檢查錯誤後重新啟動。檢查的錯誤是: 0x00000124 (0x00000000, 0x8711b4dc, 0x00000000, 0x00000000)
事件檢視器:
電腦已經在檢查錯誤後重新啟動。檢查的錯誤是: 0x00000124 (0x00000000, 0x8711b4dc, 0x00000000, 0x00000000)。傾出的資料已儲存於: C:\Windows\Minidump\030211-17206-01.dmp。報告識別碼: 030211-17206-01。
現象:當機,沒有顯示任何畫面,一片黑,或者鍵盤滑鼠停止反應。
嘗試過的解決方法:
重灌:版本為WINDOWS7 專業版=>無效
硬體規格:
主板:ASUS P5P41T LE
CPU:INTEL E7500
記憶體 威剛 2G
顯示卡:ASUS ENGT220
目前懷疑顯示卡問題,已將電源做最大效能,關閉電源選項,都選擇"永不"
另外也有網友說在做WINDOWS更新時會發生
電腦已經在檢查錯誤後重新啟動。檢查的錯誤是: 0x00000124 (0x00000000, 0x8711b4dc, 0x00000000, 0x00000000)。傾出的資料已儲存於: C:\Windows\Minidump\030211-17206-01.dmp。報告識別碼: 030211-17206-01。
現象:當機,沒有顯示任何畫面,一片黑,或者鍵盤滑鼠停止反應。
嘗試過的解決方法:
重灌:版本為WINDOWS7 專業版=>無效
硬體規格:
主板:ASUS P5P41T LE
CPU:INTEL E7500
記憶體 威剛 2G
顯示卡:ASUS ENGT220
目前懷疑顯示卡問題,已將電源做最大效能,關閉電源選項,都選擇"永不"
另外也有網友說在做WINDOWS更新時會發生
https://myblogvictory.blogspot.com/2011/03/windows-7-0x00000124-0x00000000.html?m=0
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
Windows Live! 相片病毒捲土種來!!!
Windows Live!(msn)有惡意程式的網站連結又來了,很多人因為好奇或不察就直接開啟,接這就直接中毒了,電腦會出現一閃一閃,其實他就是在傳連結出去給通訊錄裡的人,通訊錄裡的人一接受也會一樣的中毒,這種偏向木馬的蠕蟲,在多年前已經流行過,那時大多為英文訊息,現在則是中文訊息,而且多年前的連結是指向有壓縮檔的連結,當然會懷疑,現在則直接指向一個附檔名為jpg圖檔的副檔名,更會讓人不小心點擊。甚至已經說明與範例顯示給使用者警惕,使用者竟然會是會點下去連結,恩~只能說人類的好奇心真是強大。
解決方法,點擊後會下載一個檔案到隱藏目錄
C:\Document and Settings\使用者帳號\Mirosoft-Driver-1-52-2475-9627-8645\winrsvn.exe
要看到以上隱藏資料夾需要到檔案總管=>工具=>資料夾選項=>檢視=>隱藏保護的作業系統檔案(建議使用)的勾去掉,以及顯示所有檔案和資料夾。
1.工作管理員也會出現 winrsvn.exe 工作中,所以要先結束winrsvn.exe 工作,然後直接刪除掉其存在的目錄整個刪除。
2.進入msconfig 清除啟動中winrsvn的項目
3.病毒碼更新後,進入安全模式掃毒 (有遇過相同掃毒程式,同樣病毒碼卻有些pc竟然掃不出來?)
4.變更 msn 帳號密碼 (一定要做)
解決方法,點擊後會下載一個檔案到隱藏目錄
C:\Document and Settings\使用者帳號\Mirosoft-Driver-1-52-2475-9627-8645\winrsvn.exe
要看到以上隱藏資料夾需要到檔案總管=>工具=>資料夾選項=>檢視=>隱藏保護的作業系統檔案(建議使用)的勾去掉,以及顯示所有檔案和資料夾。
1.工作管理員也會出現 winrsvn.exe 工作中,所以要先結束winrsvn.exe 工作,然後直接刪除掉其存在的目錄整個刪除。
2.進入msconfig 清除啟動中winrsvn的項目
3.病毒碼更新後,進入安全模式掃毒 (有遇過相同掃毒程式,同樣病毒碼卻有些pc竟然掃不出來?)
4.變更 msn 帳號密碼 (一定要做)
https://myblogvictory.blogspot.com/2011/02/windows-live.html?m=0
標籤:
電腦病毒,
windows live(msn)
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
Android手機的硬體測試軟體 z-devicetest
這次介紹一款Android手機的硬體測試軟體,話說到小弟我也有超頻到1.5g,但是有時會當機,要拔電池,於是將SETCPU只超到1.3G,繼續使用原來的超頻模組以及kent大的超頻模組以及彩圖等 ,當發現螢幕不會因為臉靠近而關閉螢幕時,於是小弟找了Z-DeviceTest軟體安裝,測試Proximity sensoe (距離感應器)。
發現我手指怎樣去按感應器都沒有反應,Distance 距離永遠是 0.0000cm 所以可以知道距離感應器的確沒有反映了,倒是光感應器有點反應,而且也知道了光感應器跟距離感應器是同一顆,統稱 環境感應器。
小弟突然想到,再回復到原廠rom以及不超頻試試看,神奇的是他竟然好了,手指靠近距離感應器時竟然是好的,難道是rom 或超頻才會有如此問題嗎?於是小弟又將restore到超頻模式,竟然距離感應器也是好的
要手指遮蓋到聽筒右邊小黑點,那條綠色的線就會消失。
就這樣竟莫名其妙的修好了距離感應器
要手指遮蓋到聽筒右邊小黑點,那條綠色的線就會消失。
就這樣竟莫名其妙的修好了距離感應器
https://myblogvictory.blogspot.com/2011/02/android-z-devicetest.html?m=0
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
Widows Live! (msn) 錯誤碼 8000ffff
Windows Live! (以下簡稱msn),自從2011年1月21號又有強迫改版後,今天發現有一台msn無法登入,並出現錯誤碼 "8000ffff ",一個從沒看過的錯誤碼。
但是若使用另一個不同帳號登入卻可以登入,而將這登入錯誤的帳號登入到別台msn也是正常,而這版本還是新版的msn 哩~
目前已經使用過的方法有:
1.移除msn,安裝pure msn 版本
2.windows 登錄檔DLL重新註冊
3.使用者是Hotmail.com所以先登入正常的電腦後,再登出Hotmail
4.乾淨移除Windows Live程式,以及上傳工具登入幫手等,再安裝官方軟體
5.msn 7.5版免安裝可以登入
目前只以7.5版 免強使用
但是若使用另一個不同帳號登入卻可以登入,而將這登入錯誤的帳號登入到別台msn也是正常,而這版本還是新版的msn 哩~
1.移除msn,安裝pure msn 版本
2.windows 登錄檔DLL重新註冊
3.使用者是Hotmail.com所以先登入正常的電腦後,再登出Hotmail
4.乾淨移除Windows Live程式,以及上傳工具登入幫手等,再安裝官方軟體
5.msn 7.5版免安裝可以登入
目前只以7.5版 免強使用
https://myblogvictory.blogspot.com/2011/01/widows-live-msn-8000ffff.html?m=0
Blogger的繼續閱讀更改以及字體大小
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
由電腦來遠端控制Android智慧手機
是的沒錯!就是用電腦的瀏覽器來觀看以及操作手機,跟上一篇用手機來遠端遙控電腦剛好相反,這樣有怎樣好處呢? 官網介紹說可以看手機的位置目前在哪裡,可以遠端幫朋友設定手機,可以看來電去電詳細資料,讀取sd卡,螢幕截圖不用狂搖手機然後再從手機記憶卡裡找圖,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截圖,上班時偷完手機等...。我們等一下就來試玩看看
https://myblogvictory.blogspot.com/2011/01/android_24.html?m=0
訂閱:
文章 (Atom)